廣西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地址:廣西桂林市育才路15號
電話:0773—5846489(育才)
          0773—5802163(雁山)
網站:www.95553544.buzz
郵箱:mathoff@gxnu.edu.cn
紀委郵箱:stxyjw@gxnu.edu.cn
周瑩 三級教授
碩士生導師(學術型、專業型)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美國特拉華大學訪問學者,廣西師范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學科負責人。
數學教育、數學課程與教學
1.本科生課程:《中學數學教學設計》 《中學數學課標解讀與教材分析》
2.研究生課程:《數學教學論》 《數學課程論》 《數學教學心理學》
一、基金項目
1.主持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高級思維能力提升的培養模式研究;
2.主持2010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中美中小學優秀教師的比較研究”[已結題];
3.主持2010年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師生數學教育教學技能的培養研究[已結題];
4.主持2005年廣西教育廳廣西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網絡環境下的高師“數學教育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已結題];
5.主持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研究生聯動培養模式研究---以數學課程與教學論方向為例[已結題].
二、教改項目
1.主持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系統性思維能力導向的數學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 2019JGZ110)]
2.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師教育教學團隊——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團隊(已結題)
3.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品課程——《中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已結題)
4.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師教育精品課程——《中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已結題)
5.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基于《“三維六何”理念 培養反思型數學師范生》(已結題)
6.主持新世紀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礎教育新課改與高師數學教育系列課程的整合研究》(已結題)
7.主持新世紀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中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的優化與發展》(已結題)
一、教材
1. 參編《新理念數學教學技能訓練》,2014年11月(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2. 參編《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與案例分析》,2007年.廣西師范大學:桂林
3. 副主編《現代數學教育學》,2004年.廣西師范大學:桂林
4. 合編《數學教學論》(本科、??苾殺窘灘模?,2004年.廣西師范大學:桂林
5. 合編《數學教學論學習指導》(本科、??苾殺荊?/span>(合編),2004年.廣西師范大學:桂林
6. 參編《數學教學新思維》,接力出版社.2003年
二、論文
1. 周瑩,莫宗趙.我國TPACK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核心),2019年第8期
2. 林劍,周瑩,路夢綺,不同版本教師用書與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J].教學與管理(核心),2019(4):71-77
3. Zhong-zhao Mo,Ying Zhou.Strategies for the Use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9,7, 197-204;
4. Le Qin, Ying Zhou, Wijaya Tommy Tanu.The Analysis of Mathematics Adversity Quotient of Left Behi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9, 7, 331-342
5. 路夢綺,林劍,周瑩.多元文化背景下數學史在教科書中的滲透情況分析[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9(2)(被人大復印資料《高中數學教與學》全文轉載);
6. 陳鵑娟,周瑩.基于Achieve 模式的2018 年全國高考數學試題與最新版課程標準一致性研究[J]. 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6):57- 64.
7. 蔣培杰,周瑩,覃冬梅.初中數學教材“統計”例題比較研究.中學教學參考,2019(3):75-77.
8. 方朝玲,周瑩.高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的分析與思考.基礎教育研究,2019(13):35-37.
9. 陳鵑娟,周瑩.基于“Achieve”模式的高考數學試題與最新課程標準一致性研究——以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理科數學全國Ⅰ卷為例.理科考試研究,2019(9):2-4.
10. 方朝玲,周瑩.數學史“問題化”的教學探討——以“函數的概念”為例.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9(6):15-19.
11. 秦樂,周瑩.高中數學教材習題綜合難度研究——以人教A版“統計與概率”為例.中學數學(高中版)上半月,2019(7):20-23
12. 劉存華,王亞婷,周瑩.數學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教材習題比較研究——以“三角函數”為例.數學教學研究,2019,38(5):50-53.
13. 王亞婷,周瑩.Hawgent環境下基于APOS理論的數學概念教學設計——以“指數函數”為例.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下半月,2019(10):F0002.
14. 林毅,周瑩.高中生數學元認知與數學問題提出的相關性研究.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11):56-62.
15. 劉存華,周瑩.揭高考題面紗看高觀點本質.高中數學教與學,2019(9):1-3.
16. 莫倩華,周瑩.高中數學教師概念教學元認知知識水平評價——優秀型與新手型教師的個案比較.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7):32-37.
17. 劉存華,周瑩.問題導學促活課堂核心素養生根發芽——以“函數的單調性”教學設計為例.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下半月,2019(9):18-20.
18. 梁麗芳于藝周瑩.基于 SCL 理念的“六何”數學教學設計研究[J].科教導刊,2019 年 第1 期
19. 莫宗趙,龍非凡,周瑩.微積分發展歷程的哲學思考.數學之友,2018(16):4-6
20.林劍,路夢綺,周瑩.基于NVIVO編碼的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以2018年高考數學全國卷Ⅲ為例.考試研究,2018,34(5):18-23.
21. 莫宗趙,梁麗芳,周瑩.關于“三大數學危機”的哲學思考.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8(10):61-64.
22. 于藝,梁麗芳,周瑩.刪繁就簡“配方圖”,領異標新“幾何法”——認知負荷理論視角下“配方法”教學課件設計.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8(8):38-42.
23. 林劍,路夢綺,周瑩.基于NVIVO編碼的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以2018年高考數學全國卷Ⅲ為例.考試研究,2018,34(5):18-23.
24. 李悅,周瑩.優化問題設計 把握數學教學.課程教育研究,2018(8):124-124.
25. 周瑩,廖麗紅,梁鑫,黃懷芳.初中數學教材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J].數學通報(核心),2017年第56卷第5期:6-14;
26. 肖寶瑩,周瑩.師范生教學反思述評[J]. 教育觀察, 2017(9):139-141
27. 周瑩, 馮璐, 李宗樺. 基于“六何”認知策略的數學解題反思 [J]. 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 2017(2)
28. 黃翠平,艾琿璉,周瑩.基于“六何”認知策略的數學教學反思[J].數學之友,2018 年第 4期
29. 魏小軍莫倩華周瑩.基于“六何”認知鏈的“正弦定理”教學設計[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5);
30. 龍非凡,周瑩.基于5E教學模式初中定理教學設計--以勾股定理為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8(09):26-29
31. 周瑩,馮璐,李宗樺.基于“六何”認知策略的數學解題反思——以一道高中數學概率題為例.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Z2):10-12.
32. 周瑩,于靜,盧水杰.中美小學數學教材基本思想呈現的比較研究——以人教版和加州版教材為例.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6):11-13.
33. 呂程,周瑩,鄔玫.后辯課教學:從專業發展到文化重建.教學與管理(小學版)(核心),2014(5):1-3.
34. 艾琿璉,周瑩.基于SOLO分類理論的高考數學試題思維層次分析——以2016年全國卷(理科)為例.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5):58-64.
35. 于靜,周瑩.中美小學數學教材比較的研究及思考.時代教育,2015(23):95-96.
36. 周瑩,王華.中美中學數學優秀教師課堂提問的比較研究——以兩國同課異構的課堂錄像為例.數學教育學報(C擴),2013,22(4):25-29.
37. 呂程,周瑩,劉喆,.小學生數學表述能力的迷失與重建.中國教育學刊(C刊),2013(1):46-48.
38. 呂程,周瑩.全“出來”就是“有效”嗎?——以一堂小學數學課的實踐與反思再談有效教學.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3(11):41-41.
39. 呂程,周瑩,唐劍嵐.多元表征:探尋數學智慧課堂的一把密鑰.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6):107-110.
40. 美國綜合大學中學數學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探析.數學教育學報C擴),2011(5):70-73 周瑩 蔡金法
41. 羅奇,唐干武,周瑩.網絡環境下數學建模過程的系統模式探究.數學教育學報(C擴),2011,20(6):78-81.
42. 周瑩,李朋.把脈解題方向 對接思維通道.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3):1-3.
43. 耿秀榮,周瑩.體現在“地面搜索”模型建立與求解過程中的數學變式.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4(1):101-104.
44. 趙取花,周瑩.影響山區少數民族學生數學問題提出能力的因素分析——以廣西賀州市土瑤族群為例.賀州學院學報,2011,27(2):106-109.
45. 唐劍嵐,喻平,周瑩.增加樣例學習中認知負荷的研究及思考.心理科學(C刊),2009(3):663-665.
46. 鄔玫,周瑩,黃國穩.初中生數學課堂環境感知的結構與特點研究.數學教育學報(C擴),2009,18(6):95-98.
47. 唐劍嵐,喻平,周瑩.增加樣例學習中認知負荷的研究及思考[J].心理科學雜志(C刊心),2009,(3)
48. 初中生數學認識信念的SEM研究.數學教育學報(核心),2008(2) :31-35. 周瑩 唐劍嵐 黃國穩
49. 鄭芹,周瑩.基于“問題提出”的數學教學[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50. 孔慶燕,周瑩.SOLO分類理論在數學問題提出能力評價中的應用初探[J].中學數學雜志(初中版),2008,(3)
51.唐劍嵐,周瑩.認知負荷理論及其研究的進展與思考.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2008,44(2):75-83.
52. 唐劍嵐,黃國穩,周瑩.初中生數學認識信念量表模型的進一步研究[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核心),2008,(1)
53. 周瑩,唐劍嵐高師大二學生數學解題的元認知對解題成績的影響.數學教育學報(C擴),2007(2):60-63 唐劍嵐,周瑩,黃國穩.初中生數學認識信念量表的數學模型.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核心),2007,25(3):60-63.
54.黃國穩,周瑩,唐劍嵐.結構方程模型及其在數學教育研究中的一個案例.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核心),2007(6):90-95.
55. 周瑩,唐劍嵐,湯福成.高師生數學解題的元認知模型及其特點研究.大學數學(核心),2007(4):15-19.
56.黃國穩,周瑩.結構方程模型及在驗證性分析中的應用.百色學院學報,2007(12):49-52
57.周瑩,唐劍嵐.將探究融入教學活動中——一節數學課的探究過程及評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下半月初中)(核心),2007,(4)
58.周瑩,王君.“數學”——溯源與回歸生活的連續體.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1):109-110
59.唐劍嵐,喻平,周瑩.學生數學信念:數學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核心),2007,20(4):34-36.
60.文玉嬋,周瑩.影響教師將信息技術整合于數學教學的因素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C擴),2007,(3).
61. 周瑩,劉娟娟.中學生數學創新的四個指標的分析探討[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62. 王君,周瑩.圖式建構思想下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核心),2006,(2).
63. 劉娟娟,周瑩.交換問題法與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相關性分析.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3):96-97.
64. 周瑩,潘鳳珍 ,唐劍嵐 .維漢9~12歲兒童數學能力的比較與分析.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核心),2005,23(2):60-63.
65. 唐劍嵐,周瑩.師范大學生數學問題解決中的元認知研究.數學教育學報(C擴),2006,15(2):46-48.
66. 唐劍嵐,周瑩,湯服成.數學問題解決中的元認知問卷量表的設計.數學教育學報(C擴),2005,14(4):44-48.
67. 吳海鷹,周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幾點體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3):125-127.
68. 梁艷云,周瑩.《測量樹高》的課例研究.廣西教育,2002(12):18-19
69. 周瑩.論中學數學課程標準結構的建構原則.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2):50-53.
70.周瑩.對我國建國以來中學數學教學目標體系的比較研究.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6(4):107-110.
71.周瑩,廖運章.高等數學教學原則新構想.工科數學(核心),1999(4):117-120
72. 周瑩,喻平,湯福成.中日兩國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比較研究.上海師范大學學報((C刊),1999(7):33-36
一、榮譽稱號
1.2014年獲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授予);
2.2014年獲全國教育碩士優秀導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
3.2013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廣西教育廳授予);
4.2015年獲桂林市巾幗標兵(桂林市婦女聯合會授予);
5.2016年獲廣西師范大學教學名師榮譽稱號(廣西師范大學授予);
6.2016年獲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學科(數學)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
7.2017年獲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學科(數學)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
二、獲獎成果
1. 2018、2019年指導的本科生連續獲全國教育碩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
2. 2018、2019年指導的本科生在“華文杯”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創課大賽中獲特等獎、一等獎等(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微格教學專業委員會授予)。
3. 2018年獲《西部民族地區初中數學變式路徑與教學模式優化的實踐研究》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授予,排名第5;
4. 2017 年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廣西教育廳授予,排名第2;
5. 2017 年獲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廣西教育廳授予,排名第2;
6. 2017 年獲廣西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廣西教育廳授予,排名第5;
7. 2017年多媒體教學軟件獲廣西教育教學信息化評比二等獎.廣西教育廳授予,排名第4;
8. 2016、2017年指導的研究生連續獲全國教育碩士教學技能比賽一等獎(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授予);
9. 2016年論文“基于‘六何’有序結構的高中數學教材對比研究”于國際學術年會上選讀并獲優秀論文二等獎(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授予)(排名第3);
10. 2014年論文于國際學術年會上選讀并獲優秀論文一等獎(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授予)(排名第2);
11. 2012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廣西教育廳授予,該成果于2014年被廣西推薦參加全國高等院校教學成果評獎);
12. 2012年獲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授予學術論文一等獎(排名第1);
13. 2011年獲第八屆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二等獎(排名第3) (教育廳授予);
14. 2010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師教育教學團隊(排名第1) (廣西教育廳授予);
15. 2010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1) (廣西科技廳授予);
16. 2010年獲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授予學術論文三等獎(排名第2);
17. 2010年獲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授予學術論文三等獎(排名第3);
18. 2009年《中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品課程(排名第1) (教育廳授予);
19. 2008年《中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獲廣西壯族自治區教師教育精品課程(排名第1);
20. 2008年“數學教育系列課程信息化” 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學改革成果三等獎(排名第1);
21. 2007年《現代數學教育學》獲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副主編(教育廳授予);
22. 2006年獲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學教育研究會學術論文一等獎(排名第3);
23. 2006年獲廣西高等教育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排名第3) (教育廳授予);
24. 2005年‘數學教育學’課程及教學現代化改革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教學改革成果二等獎(排名第3) (教育廳授予);
25. 2004年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二等獎(排名第2) (教育廳授予);
26. 2003年獲廣西高等教育教學軟件大賽優秀獎(排名第1) (教育廳授予);
27. 2001年獲廣西數學學會學術論文二等獎(獨著);
28. 2000年獲廣西數學學會學術論文一等獎(獨著);
29. 2000年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論文三等獎(廣西科技廳授予)(排名第1);
30. 2013至2018年與團隊合作指導的本科生多次獲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此外還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獎勵(全國師范院校教務處聯辦或教育部與東芝杯公司合辦);
31. 2009年至2019年與團隊合作指導的本科生連續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現任桂林市人大代表,桂林雁山區人大代表,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數學教育研究會和桂林市數學學會副理事長,《數學教育學報》(C擴)理事。全國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指導教師,廣西園丁工程A類學員導師,廣西特級工作坊指導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高中課程改革專家。